凤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Conditions for Fusarium head blight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Fengyang County
车旋
摘要(Abstract):
本文结合安徽凤阳的气候条件,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在该地区的发生条件,提出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区年平均气温14.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12 mm,相对湿度在75%~80%,气候温和、四季变化分明;土壤以棕壤、水稻土和砂壤土为主,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以上条件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玉米—小麦和水稻—小麦等轮作模式为该病原菌创造了适宜的越冬条件,使菌源量连年积累,提高了病害暴发的风险。针对上述条件,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为减少菌源积累,应调整轮作植物并优化秸秆处理;为应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等因素,农业防治方面,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管理水肥以降低田间湿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免疫诱抗剂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选用丙硫菌唑等高效药剂,交替施用以延缓抗性;收获后迅速烘干或晾晒籽粒至安全水分,并加强存储管理,防止霉变和毒素积累,确保粮食安全。未来应重点利用基因克隆、功能分子标记和遥感监测等技术,以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病害的监测,从而提高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小麦;赤霉病;土壤环境;防治措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车旋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17.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兆哲.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识别及风险评估[D].扬州:扬州大学,2023.
- [2]周佳.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 [3]王荣.小麦赤霉病病小穗率和DON毒素在不同接种方法下的差异及QTL定位[D].扬州:扬州大学,2022.
- [4]袁高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效果分析[J].农机市场,2024(10):98-100.
- [5]梁麦丽,田娇娇,李娜,等.深翻对小麦-玉米连作区小麦生长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J].植物保护,2024,50(5):254-260.
- [6]邵峰.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11):38-39,71.
- [7]李静,朱爱华.沭阳县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4(10):61-62.
- [8]王轲,陈真真,申冠宇,等.小麦抗赤霉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4(17):80-85.
- [9]赵双玲.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成因及防治分析[J].河南农业,2024(1):49.
- [10]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等.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中国植保导刊,2023,43(9):53-59.